第四十九章 历史的尘埃(1/2)
......果不其然,贞观十七年,李佑这可怜的家伙死翘翘了,罪名谋反。起因是这样的:李佑因为太无法无天,可把他老爹李世民给气坏了,小李同志决定对这小屁孩严加管教,特地把李恪的老师权万纪调过来治他。老权很是头痛啊,教不好这孩子,以前辅佐吴王那条色狼留下的美名生生地就给毁了。于是老权使出他的铁血政策,一方面对李佑的日常行为严加管教,对他的那帮狐朋狗友们严厉打击,对他的行动自由严加控制,如同看守所的管教人员监管累教不改的吸毒人员一般。另一方面,手执圣谕,拿李佑的老子来压他,你小子敢瞎来,俺就告你爹那,抽不死你
就这样,身为皇子,自认天材的不良少年李佑终于忍不住了,他决定暴发了,于是......悲惨的事情发生了。
十七年的时候,李世民叫李佑跟老师一起从封地回京一趟,检验一下教学成果。这下可把李佑逼急了,在加上长期以来对老师的刻骨仇恨,于是,他就委托几个常年吃牢饭,打家劫家为家常便饭的狐朋狗友,在回京的半道上把老权给宰了。
这真是大唐教育界有史以来第一桩震惊中央高层的血案,这下好了,权万纪被杀,主谋是李佑确凿无疑,因为他那几个临时出演杀手的朋友在杀人的时候暴露了身份。于是,早就想做皇帝的李佑一不做二不休,就起兵造反了。
摸摸下巴,所以啊,怪不得后世要提倡啥素质教育,不得对学生太过严厉,看来,提出这项提案的家伙一定看到这场惨案的史载。
跟李佑一样,背上长反骨的还有他的叔叔李元昌,这李元昌没法自己做皇帝,就投靠跟他年纪差不多小时侯又玩的很好的李承乾。所以这人特讨厌,自己没什么本事,把天真烂漫的小承乾也带坏了,后来太子谋反,也多半是他教唆的。这样的人下场自然好不了。
我们再说长孙家的两个小孩的窝内斗,李承乾很幸运,也很不幸。长孙皇后的长子,八岁就封为太子,可谓是万般荣耀集一身,无奈自个太不争气,父母越宠爱就越骄纵,再加上交了些不好的朋友比如李元昌,最终也沦为不良少年,换了几个师傅都教不过来。这个太子的性格很暴躁,行为很放纵,跟《长歌》里那个以懦弱见长的李承乾不一样,这种性格多半是因为高贵的地位和自己是瘸子产生的强烈自卑心理所致。所以这个可怜的太子始终都活在对弟弟们的恐惧之中,越是怕受到威胁就越是想反,在李佑被杀后不久,他的反叛之心也被暴露,废了太子发配到黔州,搅屎棍李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党羽全部咔嚓...具体是腰斩还是斩首......嗯嗯,还得等几年才知道结果。
-----------------------------------------------
这下好了,李治的大哥李承乾被废,四哥魏王李泰的胜利就在眼前。这位可怜的小白,却不知道好好把握,其实李泰这个人原本很不错,在太宗这些儿子们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年幼时非常聪明,特别喜欢诗文。长大以后,对经籍、地理之学很有兴趣。如果他不是皇子的话,应该成为一位具有文学气质的历史地理学家但是很可惜,命运捉弄了他。他有才华,但是没有魄力,没有远见,没有城府,这是政治斗争的大忌。
李世民对承乾失望后,转而将自己全部的爱投向了李泰,又让他在府中建文学馆,又让他编《括地志》,欲在朝中树立他的威望,可惜李泰没能理解老子的意思,继续恃宠逞尊、狂妄傲物,为所欲为,变成了一个看谁都不顺眼,瞧啥都想上去踹俩脚的多动少年,以致于和众臣关系紧张。再加上废太子李承乾的煽风点火,本来极有希望成为大唐第三代皇帝的李泰遭到了父皇和众臣的抛弃。
就这样,长孙家的孩子旋即就倒了两个,李治捡了个大便宜,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这个牛人去告诉他,要他为入主东宫作准备时,恐怕这小屁孩子还在骑马游街,或者是在床上进行伦理大事,又或者跟纨绔人士在野外游猎呢,
于是,李世民没有什么选择的把王位交给了这个小名叫“雉奴”的男孩。因为他仁义爱民...说白了就是懦弱,还因为他孝顺父亲...这完全是屁话,亏了长孙舅舅教他在太宗跟前上演的夺刀示孝的好戏,长孙无忌也不是啥好鸟,下场也很惨。
就这样,这个喜欢虐杀野生动物,风吹两边倒、两面三刀的李治,以仁孝善良博得了李世民的欢心。
想到了这,我不由得想起了李恪,我那可怜的斩鸡头烧黄纸的兄长,如果说李治是太宗十个成年的儿子中运气最好的一个,那李恪肯定是运气最背的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