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谁杀了她 > 第四章 05

第四章 05(2/2)

目录

弓场佳世子上学时的照片……加贺到底是从哪儿弄到照片的?而且他为什么会觉得照片与园子的死有关?康正焦躁起来。

“她联系过令爱吗?”

“没有。她说不知道我女儿现在的联系方式,就打电话给我。我把女儿现在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她,或许她已经打了。”

“那您给令爱打过电话吗?”

“我昨晚打过。”

“令爱怎么说?”

“说她不知道,也没有任何头绪……但我总觉得这事挺让人担心,心想您大概会知道什么……”

“所以就给我打了电话?”

“是的。”

康正总算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他无法作出任何回答。就算他能回答,也未必会告诉弓场佳世子的母亲。

“我知道了。我还没跟警察说过令爱是我妹妹的朋友。因为我想这事本来就与令爱无关,如果跟警察说了,他们反而会去找令爱的麻烦。但这或许起了反作用。我认识那个负责调查此事的警察,我会去跟他确认的。那个,不知您方便将令爱念大学时的那位朋友的联系方式告诉我吗?”

佳世子的母亲将那人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康正,并由衷地说了句“那就拜托您了”。

既然加贺已经觉察到弓场佳世子的存在,就不能再耽搁下去。加贺迟早会追查到佃润一,在那之前,康正必须将他们逼入绝境。

到了八点多,见没什么事,康正拿起电话。他本打算打给弓场佳世子,但稍一犹豫,决定还是先打给园子她们大学时代的那个朋友。那人叫藤冈聪子。

如果是其他人接电话,康正就必须先讲明身份。听到接电话的正是聪子本人,康正不由得松了口气。而且若换成其他人,必定会对聪子大学时代朋友的哥哥打电话来感到奇怪。

康正表示,自己接到了弓场佳世子的母亲打来的电话,因此希望能和聪子聊一聊具体情况。

“其实也没什么,详细情况我都已经跟弓场的母亲说过了。”电话里传来小孩的说话声。康正不由得心想,园子当年的同学如今大概都已经像聪子这样了。

“你联系过弓场小姐吗?”

“昨天晚上弓场给我打了个电话。我就跟她说了一遍事情经过。”

“弓场小姐都说了什么?”

“她说她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似乎并不在意。”

这不可能。康正心想。

“那警察给你看的照片究竟是什么照片?”

“是五六张面部特写。”

“听说不是普通照片?”

“对。我感觉似乎是打印出来的电视画面。我丈夫有台数码相机,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打印出来,感觉就跟警察给我看的照片一样。”

难怪佳世子的母亲无法理解聪子的话。

“听说照片是弓场小姐上学时的?”

“对。照片上的弓场就跟她上学时一模一样。三年前来参加我的婚礼时,她就已变得成熟许多,而且比当年要瘦。弓场上学时头发很长,与其说是美女,不如说是长得可爱。”

“警察有没有告诉你,他是从哪儿弄到照片的?”

“没,他没说,只是问我照片上的人是否认识和泉园子。”

“所以你就把弓场佳世子小姐的情况告诉了他?”

“是的。我是不是不该这么做?”

“不,这么做没问题。”

之后,聪子说了几句劝慰的话,向康正打听了有关园子自杀的情况。康正感觉她是那种整天热衷演艺界新闻的人,随口敷衍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最后,康正决定暂时不给弓场佳世子打电话。他很想问问她见没见过加贺,如果见过,加贺都问了什么问题,她又是否知道加贺手里照片的来源。但转念一想,即便给佳世子打电话,估计她也不会老实交代。

另外,那些打印出来的电视画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康正向趴在桌上填写文件的坂口询问此类照片的情况。这个年轻人很擅长摆弄机械。

“有种机器叫视频打印机。”坂口立刻回答,“能把录像带上的画面打印成照片。当然,比起真正的照片来,这种照片的画质要差许多。”

“我也听说过。最近用电脑也能做到吧?”

“可以。但如果电脑无法把录像带里的画面转换出来就不行。只要能把录像带转成视频保存进电脑,再找台彩色打印机就能打印。道理都一样。”

“那数码相机呢?”

“视频拍摄下的是动态画面,而数码相机只能拍摄静态画面。那东西跟普通相机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用胶卷记录,另一个则用数码信号记录。如果只打印静态画面,还是数码相机更好。把数码画面保存到电脑里时,因为信号已经过数字化处理,保真度更高。但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东西,叫数码摄像机。”

加贺手里那几张照片拍的似乎是学生时代的弓场佳世子。如此说来,照片应该是大约十年前拍的。当时,数码相机尚未普及。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把画面保存到电脑里的办法吗?”

“办法其实很多,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用扫描仪。那样就能轻易把照片和底片都存进电脑。”

如果能弄到照片或底片,加贺就不会特意把那种模糊的画面打印成照片了。那些照片应该是从录像带中选取的。

提起录像带,康正不由得想起园子曾打算找邻居借用摄像机一事。那件事和加贺手里的照片之间是否存在什么关联?园子找人借摄像机,到底想要拍什么?

“你打算买电脑?”坂口兴致勃勃地问道。

“不,不是的。我只是在想,如果能把录像带的画面冲洗成照片就好了。”康正含混地敷衍了一句。

“不过话说回来,电脑可真是件好东西。它甚至还能加工保存下来的画面。”

“我也经常听人这样说,但我可没兴趣去拍什么特效电影。”

坂口闻言,不由得微微苦笑了一下。

“说是用电脑加工画面,也不是指去拍斯皮尔伯格或者泽米吉斯拍的那类大片。说到底,也就是拿它稍微加工一下照片,调整对比度和色泽,要不就是稍微做一点合成。我有个朋友把自己的照片合成到他妻子和孩子的双人照上,之后又用富士山当背景,做成贺年卡。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他们全家出去旅行时拍的照片。”

“一想到那个搞这种事的父亲,真让人感觉悲从心起啊。”康正说,“但这倒真的挺方便的。”

“如果拿国外的风景做背景,还能跟人瞎吹牛呢。虽然这么做会让人心里空落落的。”

“也就是说,明明没去过,却故意说去过?”康正摸着下巴说,“倒也可以拿来当不在场证明啊。”

“又是推理小说吗?”坂口笑着说,“但这未必能行。只要对方粗通电脑,就知道这种事很容易做到。至少在实际案件里,这东西根本就不能拿来当不在场证明。”

“想来也是。”

“不在场证明”几个字在康正脑海中萦绕,佃润一的不在场证明再次浮现。他的不在场证明与照片毫无关系。

有关系的并非照片,而是油画。

康正回想起在佃润一住处看到的那幅漂亮的蝴蝶兰油画。康正并不大懂如何欣赏绘画,但那幅画看起来相当不错,传神地表现出蝴蝶兰的美。

那么美的画应该不是即兴挥毫、一笔画成的,至少也得先画张草图。而且光是草图估计就得花一个小时左右。

最大的可能就是佃润一已事先画好草图。但康正也曾听说,想到送作家一盆蝴蝶兰这一主意的人并非佃润一。

而且,即便佃润一已经提前知道准备送蝴蝶兰……

即便是相同种类的花卉,模样也千姿百态。提前画好的画未必就和之后买来的花一模一样。相反,实际的花和画中的花大相径庭的可能性要高得多。如果差别太大,还会招致佐藤幸广的疑心。

康正认为,佃润一只能想办法在短时间内画好才行。可到底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康正抬头看向前方。墙边的柜子顶上放着几盆郁金香。与其说是假花,倒不如说是玩具。郁金香的花盆其实是存钱罐,上边贴着写有“交通安全”字样的贴纸。这是之前宣传活动时发给孩子们后剩下的。

康正开始想象绘制这几盆郁金香的情形。他并不擅长绘画,但边看实物边在脑海里把它们想象成油画并不难。

慢着!

康正脑中浮现出一种想法。尽管暂时还无法整理清楚,但它带有某种方向性。诱发这种异变的根源正是他与坂口的对话。

“我还想请教你一件有关电脑的事。”

听到康正的话,后辈坂口颇感意外地微微一笑。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